现在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学校首页 | 体院概况 | 教学管理 | 学生工作 | 招生就业 | 党建工作 | 学科科研 | 群体竞训 | 联系我们 | 校足科普 | 关工委 | 备份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管理>>专业建设>>专业改革试点>>正文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任务书
2013-11-28 10:18  

 

 

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湖南城市学院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F         

                   

    13507377997     

 

部委高校□    地方高校√

 

 

教育部  财政部 

二○一二年

填写说

 

1、任务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

3、封面及简表中的“建设内容”填写ABCDEF。含义如下:“A”表示国家战略需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紧缺人才专业;“B” 表示与“卓越工程师、医生、法律人才、农林人才”等相关专业;“C”表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D”表示与农林、水利、地矿、石油等行业相关专业;“E”表示与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培养的相关专业;“F”表示学校的优势特色专业。如果专业点分属几个方面,则可多项填写。

4、任务书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


一、简表

专业名称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建设内容

F

所在院系

体育学院

修业年限

4

学位授予门类

教育学

本专业设置时间

2002年(专科)2004年(本科)

本专业累计毕业生数

691

首届毕业生时间

2008

本专业现有在校生数

296

学校近3年累计向本专业投入的建设经费(万元)

50

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杨斌

   

出生年月

1964.08

   

博士

   

研究生

所学专业

体育人文社会学

毕业院校

上海体育学院

   

教授

   

纪委书记

在学校通讯地址

湖南省益阳市迎宾东路518号湖南城市学院新校区

   

办公: 0737-6353010               手机: 13507377997

电子信箱

Yangbiny@163.com

邮政编码

413000

 

 

 

 

 

 

 

 

 

主要教学成果

1.专业荣誉和称号

12005年,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被确定为校级重点专业

22006年,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专业(湘教通〔2006165号);

32008年,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被确定为校级特色专业

42009年,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

52011年,“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是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湘教发[2011]76号);

62007年,“社会体育”教学团队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学团队;

72010年,“体操教研室” 湖南省省级优秀教研室

2.教研成果和奖励

12009年,“健身健美课程改革与实践” 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2013年,“以实践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推动社会体育专业改革与建设”获湖南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32009年,“形体训练纲论”获湖南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42007年,“湖南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获益阳市第四届哲学社科成果一等奖

52007年,“我国羽毛球项目竞技布局之动态研究”获益阳市第四届哲学社科成果三等奖

62007年,“举办大型运动会与城市跨越式发展互动关系研究”获益阳市第四届哲学社科成果优秀奖

72008年,“网络学习监控研究”获益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82010年,“网球目标设置训练方法研究  ”获益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二、主要参与人员

  

  

技术职称

承担工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唐吉平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李志宏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专业课程设置改革

舒宗礼

在读博士

 

专业课程设置改革

吴明华

 

副教授

专业课程设置改革

 

 

 

教学资源建设

张志辉

 

副教授

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讲  师

实践教学设施建设

 

 

 

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夏贵霞

 

 

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王雄鹰

 

 

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裴学萍

 

 

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柳春梅

 

 

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廖玉美

 

 

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戴志鹏

在读博士

 

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龚海燕

 

副教授

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龚莹莹

 

 

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三、参与共建单位(指校外单位)

   

承担工

 

 

 

 

四、建设目标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总体目标是:根据专业现有的条件和状况,按照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完善专业建设的各相关要素,不断强化师资素质建设、教学条件与课程教学建设,以及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逐步形成专业及相关课程不断改革和提高的有效机制。在深入做好本专业基本建设的前提下,努力做好本专业与其它相关专业之间的衔接配套和整体优化,转变教育理念,培养从事体育健身指导与健康促进工作、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与开发工作、社会体育组织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探索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模式、师资队伍、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新途径。通过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使我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在国内同类院校中起到发挥推广和示范作用。具体目标如下:

1.师资队伍建设:1)引进和培养体育学科博士1-2人;(2)完善优化 “导师制”,提高年轻教师教学水平;(3)完成社会体育教学团队、大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团队建设相关任务。

2.课程改革与教学资源建设:1)出版教材和专著1-2部;(2)修订好2013级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调研全国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4)完成精品课程资源上网;(5)新增2-3门专业课程网络资源。  

3.教学方式方法改革:1)按不同课程、不同专业培养目标选取不同教学方法与手段,体现专业与课程特色;(2)理论课全面实现现代化教学,术科技术课尽可能多地采用现代教学手段;(3)以小论文、口试、考证等考教分离形式加强教学效果过程评价。

4.实践教学:1)组建湖南城市学院公共体育服务中心,涵盖体质监测与健康促进、百荟保健按摩中心、体质测试中心、保健按摩实验中心,以满足本专业的教学需要和社会服务需要;(2)拓展2-3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5.教学管理:1)根据学校最新会议精神要求,建立规范的教学管理文件制度;(2)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将制度真正落实到实处;(3)教学管理人员服务与管理水平上台阶。

 

五、建设方案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行业为依托,强化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特色,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学生工程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1.师资队伍建设

1)通过培训进修、访问学者、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等方式,帮助教师更新知识、开阔视野,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学历水平。同时,通过参加各种类型的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使教师及时掌握本专业学术前沿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并能很好地应用到专业教学与建设中。

2)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教学团队的作用。以教学团队为单位,“导师制”为抓手,采用“传、帮、带”的方法,明确教授、博士的岗位职责,通过以老带新,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同时充分发挥教研室在教学研究、教学管理、课程建设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作用。

3)组织骨干教师的学术互访与交流、考察。一方面通过与全国开办社会体育专业的高校的骨干教师的交流访问与合作,提升队伍整体的学术品位和水平。另一方面组织骨干教师到城市社区、会所、健身中心、产业研究所的参观考察,促教研的突破和实践的创新。

2.课程改革与资源建设

1)在更新课程设置时,充分征求本专业学生、老师、校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以及在一线从事社会体育工作专业人员的意见,使课程设置能够较好地反映当前社会体育领域的新理念、新需求、新标准,增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

2)聘请国内社会体育领域的专家对我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方案进行全面修订。在开设教育部规定的社会体育专业核心课程的前提下,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社区体育特色的校本课程,凸显学校特色,实现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有机结合,提高课程的适应性。

3)加强与全国社会体育专业学校的联系与交流,共同探讨社会体育专业办学经验,确保我院省级特色专业建设与验收合格。

4)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5)积极准备素材,加强课程网上资源建设,本年度以实践课程资源为主。

3.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1)通过教学教研活动,引导和督促教师结合本专业最新的学术理论、学术动态、学术成果和教师自己的研究成果,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内容体系,使课堂教学具有新、广、深的特点。

2)组织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比武。

3)利用工会活动、教研室活动进行运动技能对抗赛。

4)强化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理论课程鼓励采用演讲、专题写作与期终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专业技术课程采用集体评分制。加大平时考核的力度,加强对平时作业、读书笔记、社会调查报告等的检查。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比重,充分发挥考核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5)广泛运用现代传媒手段进行教学,通过制作新颖、生动的课程课件,运用电脑、网络、录像、影碟等手段辅助教学,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形象且信息量丰富。学科理论课程全部实现多媒体教学。

6)对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相同课程或相同老师教授不同专业的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强调不同专业不同培养目标不同培养内容不同培养方式。  

4.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1)扩建校内实习基地。

2)注重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就业的结合,逐步建设“实习与就业”一体化的实习基地。

3)初步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学生评价体系,突出学生能力评价。

4)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从6个方面进行监控:看实验、实训计划是否符合专业特色;看实验、实训的内容能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看教师能否做到每次课都有目的,有要求,检查是否指导到位;看通过实验、实践教学,学生能否掌握一种实践操作技能;看通过查计划、查指导过程来评价实践教学质量;是组织人员不间断地对实践教学进行巡视督察,注重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解决。

5.教学管理改革

1)严格执行现有的教学管理文件,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文件,依据严格而规范的科学制度管理来形成和保持良好的教风、学风。

2)建立体育学院教风、学风建设领导小组,转变工作作风,明确职责与分工,促进体育学院三风建设。

3)运用传统评价手段和现代化的网络评价手段,将学生评教、同行评教、专家评教和教师评学、专家评学、学生互评与自评结合起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信息反馈、学习定步、动机强化、改进教学与学习等多重功能。

4)提高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研究热情和力度,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年均发表教研论文不少于1篇。

 

 

 

六、进度安排

1.2012.102012.12

成立专业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对专业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和自我评估。对照专业综合改革验收标准,制订详细实施计划并开始全面实施。

2.2013.012013.08

1)广泛调查研究国内外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以及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途径、教学计划、评价体系等,针对我省社会、经济、地域特色及国家改革发展形势和要求,结合社会对社会体育应用型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的基础,与主体用人单位共同研究改革课程设置及培养计划。

2)确定教材的编写计划,将编写新教材的任务落实到人,按照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列出编写提纲,明确编写内容;制定出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目标建设方案。

3)针对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学科、课程、团队建设,建立体育健身与保健康复、城市体育发展、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等三个主要学科方向,按体育人文、运动人体、体操、大球、小球、田径武术等六大课程体系组建教研室,团队合作,整合教学内容与教学队伍,构建学术(教学)梯队。

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规范实践教学环节,扩展实践教学基地,使实践教学基地覆盖省内所有地州市的管理和设计部门,并适当向省外扩展,保证有10个以上稳定和较高水平的实践基地,建立一支数量充足、责任心强、水平较高的校外指导教师。

3.2013.092014.08

1)组织教师开始编写教材,在建设期内出版2-4本社会体育特色专业系列新教材,并在教学中得以应用;

2)派送1-3名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作访问学者或到生产单位实训1年,出台实践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和学生综合考评的评价机制。

3)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充实完善专业资料室的教学资料。

4.2014.092015.08

1)全面落实上两年度的措施,并不断跟踪、调研、反馈,对各项措施和制度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2)结合建设目标,寻找差距,整和并完善建设方案;全面总结,完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建立较为完善的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

3)形成一整套运行良好的实践教学组织、过程实施、质量控制的评估体系和机制。

七、预期成果(含主要成果和特色)

通过运用系统创新等方法进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使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符合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和办学定位,发挥已有的专业优势,使本专业的结构更趋合理,特色更加鲜明,在人才培养质量,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科研水平等各个方面更上一个台阶,以适应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预期成果有:

新增博士学位教师1人;

确立院级教学导师;

完成社会体育教学团队、大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团队建设任务。  新增2-3门专业课程资源上网;

出版教材和专著12部;

完成校级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 全面实施考教分离制度;

课程教学方法因授课对象与专业而有不同体现。   组建公共体育服务中心;

成立湖南省体育行业技能培训基地;

成立湖南城市学院体育专业实习联合培养基地。   形成规范标准的体育学院教学管理制度汇编;

教学管理人员发表教研论文年均不少于1篇。

八、学校支持与保障

 

学校极其重视“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工作,将从制定相关政策、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各方面给予支持,并从制度建设等方面加以保障。

学校大力支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校长办公会批准,已经将专业能力获取情况与学士学位授予挂钩,正式写入《湖南城市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鼓励各专业以专业能力为基础,重组课程体系,开展校企联合办学,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力度,切实开展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经费投入和使用方面,学校拟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给予2:1的配套支持,并根据《湖南城市学院重点专业建设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合理使用经费,确保专款专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将针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需要给予政策倾斜,专门引进必须人才,尤其是具有企事业单位实际工作经验和工程背景及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才。整合现有师资力量,将优质教学力量集中到试点专业,大力支持专业综合试点改革。同时,注重梯队建设,培养青年教师。大力支持试点专业教师参加各类进修、培训和获取学历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等。

在专业办学条件方面,学校将主要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在实验设备购置费等方面给予试点专业倾斜,按照需要建设实验室,建立实习(训)基地,大力开发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和就业基地。

同时,学校将加强制度建设,补充完善现有《湖南城市学院专业建设管理办法》、《湖南城市学院重点专业建设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并根据相关文件规定对“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按建设要求及时检查、监控,力争搞好专业综合改革,培养高质量、凸显学校办学特色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九、经费预算

支出科

(含配套经费)

金额

(万元)

计算根据及理由

1

人才与引进

20

4人×5万元/

2

实践教师培训

30

30人×1万元/

3

外请专家学术讲座

20

40次×0.5万元/

4

对外交流、会议

30

10次×3万元/

5

仿真多媒体课件制作

15

10门×1.5万元/

6

教材建设

10

20门×2万元/

7

图书杂志资料建设

40

图书20万元、中外文期刊15万元、案例资料5万元

8

多媒体教学的动画制作与电教片拍摄制作经费

50

20门×2.5万元

9

精品课程建设

12

3门×4万元/

10

实验室建设

153

虚拟现实与数字城市实验室

11

实习基地建设

40

40个校外基地×1万元/每个

12

科研资助

30

30人×1/

    

450

 

经费自筹项目的经费来源

湖南省特色专业和教育厅等项目投入、学校配套、校友赞助等

十、学校学术委员会审核意见

该专业为湖南省的重点专业、特色专业,有较强的基础进行综合改革试点,符合湖南城市学院“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申报要求,特推荐其按照既定方案进行试点改革。

 

 

 

 

(盖 章)       主任签字:

 

                    2012 4 11

 

 

十一、学校审核意见

(盖 章)     学校领导签字: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