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学校首页 | 体院概况 | 教学管理 | 学生工作 | 招生就业 | 党建工作 | 学科科研 | 群体竞训 | 联系我们 | 校足科普 | 关工委 | 备份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体院概况>>体院简介
 
青春赛场,强国担当!欢迎报考湖南城市学院体育学院

第一部分 院长寄语

   应“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要求,我院始终坚持以培育新时代体育英才为己任:深耕“教会、勤练、常赛”,培养中学体育骨干教师;聚焦全民健身与产业需求,锻造赛事策划、健身指导、健康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欢迎加入我们!这里是你锻造强健体魄、锤炼坚韧意志、点燃运动梦想的熔炉。我代表学院,期待与你同行,共赴体育强国梦!响应时代召唤,扛起青年担当!

第二部分  学院简介

一、学院发展历史


二、师资情况

   学院现有教职工58人,专任教师51人,教辅人员7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16人,高级职称占45.09%,博士(含在读博士)14人,硕士以上学历占96.08%,兼职硕士生导师5人。

三、科学研究

    近五年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7项(立项数位居省内第四),省部级科研项目近50项,纵向项目80余项。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7项,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9项。建成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培育基地、湖南省社科科普基地等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与研究基地,在省内同类高校处于领先水平;承接横向课题达400余万元,在CSSCI、SSCI、SCI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100篇;获批发明专利30余项。


  

四、人才培养

   近五年,指导学生参与省级以上比赛,获得国家级一三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166项,省级二等奖200项,省级三等奖68项。其中2021年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获得团体总分二等奖、运动技能类团体二等奖、基础理论知识与教学技能类团体三等奖,专业基础理论综合第六名,田径和跳绳两个单项第一名的优异成绩;2023年全省第七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了团体总分三等奖、运动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单项:篮球第一名、体操和田径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培养国家一级运动员9名,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7项2024年在第十七届国际先进机器人及仿真技术大赛中荣获体育与运动仿真组二等奖,全国大学生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网球教学手杖”等作品荣获一、二、三等奖3项。5年毕业生就业率均稳定在96%以上学生考上中央民族大学、湖南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130人,其中,2019届毕业生钟春丽邱艳萍2020届毕业生余芬2021届毕业生文希理考取了上海体育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五、社会服务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牢固树立主动服务社会的意识,不断拓展服务社会的途径和领域,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强化教学、体育竞赛和社会服务工作,大幅度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增强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雷锋杯”青年志愿服务大赛获湖南省金奖。

   先后承担了《益阳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十四五”发展规划》《益阳体育强市建设规划 (2022-2030年)》等政策的研制工作,在湖南日报智库发表论文20余篇,《体制转型·结构问题·供给变革——关于体育治理改革的思考》《实践取向与推进模式:基层体育组织建设的战略思考》入选国家体育总局内刊《体育工作情况》。

紧密对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把竞赛服务与社会培训作为服务地方体育事业发展的特色项目,与地方共建“科学健身指导站”,选派“社会体育指导员”进乡镇、进社区,广泛开展体质健康监测和全民健身科普活动。

第三部分  专业简介

一、体育教育【本科专业 学制四年】

   2006年开始招本科,省双一流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重大战略需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立足湖南,面向全国,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热爱体育教育事业,师德高尚,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具备扎实的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突出的体育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熟练掌握与运用多种育人途径和方法,能够在中学从事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与研究、课外体育活动指导、运动训练与竞赛组织、学校体育管理等工作的骨干教师。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主要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健康教育学、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体育科研方法、运动训练学、运动项目理论与实践(含田径、体操、武术、篮球、排球、足球、游泳、体育舞蹈、健美操、羽毛球、网球、跆拳道等)。

就业方向:中学体育教师、课外体育活动指导、运动训练与竞赛组织、学校体育管理等。

专业特色:立足“体教融合”国家战略,构建“教学-训练-竞赛”三维体系。强化运动技能规范化与教学能力实战化,深度融合“教会、勤练、常赛”理念,注重师德养成与育人实践,打造能引领校园体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骨干师资力量。

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 学制四年】

   2004年开始招本科,省级重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双一流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新型城镇化及健康中国背景下社会体育的人才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相关理论和技能,具备社会体育领域创业能力和创新素养,能在体育健身俱乐部、体育协会、体育政府部门等产业行业领域从事体育健身指导、运动防护、体育产业经营和体育组织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主要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社会体育导论、体育市场营销、健身理论与指导、体育心理学、体育管理学、体育科研方法、体育概论、健康教育学、体育法学、运动营养学、运动项目理论与实践(含篮球、排球、足球、游泳、体育舞蹈、健美操、羽毛球、网球、跆拳道等)。

就业方向:体育健身指导、运动防护、体育产业经营和体育组织管理等。

专业特色:对接“健康中国”与体育产业升级需求,聚焦全民健身服务与体育产业运营。突出健身指导、赛事运营、体质监测三大核心能力,强化体医融合,培养具备策划、指导、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